问题:如何学会接受?
问题:如何学会接受?
曲迦仁波切:从我的经历来说,我认为有两种“接受”,一种是外在的接受,对他人的接受,比如,我怎么接受你,接受他,接受不喜欢的人等等。另一种是内在的接受,对自己的接受,比如,接受自己的不幸,接受家人的不幸对自己的影响等等。
先说外在的接受:我一见到某个人,就不喜欢他,他说的话,说话的语气,我都不喜欢。应该看到这是因为我和他有不同的文化背景、宗教信仰、生活习惯和环境等等,所以才不接受他。我小的时候,因为接受佛教的传统教育太深,对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就接受不了。后来我去学习他们的宗教,学习了圣经、古兰经,跟他们作朋友,学会了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,知道他们也是修行的人,他们也想开悟,也想要他们的解脱,要去一个很美的天堂。明白这些东西后,我就不从我的宗教信仰来看他们了,而是“人性”的角度来看他们—他们的情绪,他们的观点。现在我把角度变了一下,这时候就开始慢慢地接受了。还有生活习惯方面,比如在印度天气很热,有些人一走进房间,袜子特别臭,但是他们不是想要袜子这么臭,而是他们不知道这个事情,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很正常。如果我们有很多看法,认为这样不好,那样不好,我们就会接受不了很多东西,而一旦明白了,从别人的眼睛、别人的文化背景来看的时候,我就可能会接受。
再说内在的接受:前一阵尼泊尔大地震,很多人问我,为什么是我,为什么是我的孩子,我的房子。在加德满都的医院里,有很多痛苦的病人。我到医院去,看到一个小伙子,他的肾脏病了,在做透析,他跟我说,他接受不了,“我这么年轻,为什么得这样的病?”从佛法的角度来说,作为一个修行人,我认为,一切都是修行。好的也是修行,不好的也是修行,有可能一个人在前世或此生有很多恶业,得病时,恶业就已经消除了。有了这个身体,生病很痛苦,没有身体的时候,比如堕入了地狱或者饿鬼道等等,痛苦是100倍。所以,生病就不算什么痛苦,反而是一种福报。这辈子已经得到了人身就要好好修行。
如果家人遭遇不幸,我觉得对待父母,对待朋友,对待自己的另一半,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态度,如果他们病了,就应该去陪伴他们,这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。还有一种想法是:如果是一天,一个月,一年还可以帮他、陪他,一想到要陪伴一辈子,就不能接受。什么是一辈子?我们觉得自己能活八十岁七十岁,其实生命是无常的。从修行的角度说,家人朋友生病时的陪伴,其实也是修行。如果说只把自己作为一个家人或者爱人来承担责任的话,负担就很大,压力也很大,就会盘算日子怎么过;如果作为修行,就不是责任,只是修行,因为慈悲就是修行。你上山打坐是修行,喝茶是修行,工作是修行,陪伴家里的病人也是修行,无论是一个人也好,和别人在一起也好都是修行,用心与人分享一个东西,一切都是修行,要有这样一个心,这样的时候就没有时间的概念,也没有什么盘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