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:精神追求者和物质追求者有什么区别?

问题:精神追求者和物质追求者有什么区别?

path-to-enlightenment

曲伽仁波切:走遍世界各地,研究过各大宗教、哲学和心理学,还有在为世界各地的人们上课时,我发现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,那就是幸福。无论是精神主义者或者物质主义者,有信仰者或无信仰者,我们所认为的好人或坏人,都在追求同一件事:幸福。

如果问一个物质主义者:为什么你想要物质? 一般的回答会是:物质能为我带来安全感,从而能保护家人,而且能满足我的一切物欲。如果接着问:为什么你想要安全感,保护家人,满足物欲呢? 一般的回答会是:这样我的家人会感到幸福,我也会感到幸福。

一个精神主义者会说我对物质无兴趣 ,我的人生目标是解脱开悟。如果问他:为什么你想去西方极乐世界?回答一般会是:那里是完美的,没有苦难的世界,我到了那里会获得幸福,解脱成佛最终目的也是追求幸福。有些精神主义者认为我修行不只是为了自己解脱,是为了六道轮回的众生脱离苦海。如果问他:那为什么你想要六道轮回的众生获得解脱?回答一般会是:这样六道轮回的众生会感到幸福,我也会感到幸福。所以最终的话题还是回到了幸福上。

spirituality-vs-materialism

表面上看物质主义者和精神主义者都在追求幸福,两者都是同样的目的,但是细细体会的话,两个幸福之间区别是很大的。相对精神主义者的幸福,物质主义者的幸福是易变的,短暂又无常。而精神主义者所追求的对象是摸不到也看不到的,不会被所依赖的对象背叛,对象也不会灭亡。物质主义者追求的是外在的物质,是一个不断放大我执的过程;精神主义者追求的是内在的精神,是一个不断缩小我执的过程。

touch-heart

不管是历史上还是从我们自己身边的故事,都能得到结论:如果一个人的整个人生意义就是钱权、名利、社会身份和家人的存在,那么一旦这些发生变化时就容易崩溃,这是因为他们把人生的真谛和追求百分之百放在外在的事物上,因此人生面临危机和变化时,很容易抛弃人格、健康、人际关系和道德标准等。钱多一点了马上感到幸福,钱少一点了立马感觉不幸福,感觉没钱了就觉得人生也失去了意义,或者看到家人在笑感觉很幸福,家人出现矛盾时马上感到失落,一旦失去家人就感觉人生彻底失去意义,甚至有些会想到结束生命。总之,如果把人生的意义百分之百依赖于外在事物时,才会发生这些极端的结果,如果没有这样的依赖,就不会出现这些极端的结果。

精神主义者或者信仰坚定的人是不会在人生灾难面前轻易崩溃,真正信仰坚定的人更不可能被心理疾病所困扰。精神主义者所依赖的对象是超自然,是永恒的存在。我们不管去庙里朝拜时看到的佛陀,或者我们在打坐观想时看到的佛相都是永恒不变的,除了我们自身心情在变化,感受不一样之外,佛陀和佛相的状态一直是永恒不变的。比如观世音菩萨,阿弥陀佛的表情从来不会变来变去,也不会变多变少,一直保持同样的状态 。这代表着我们的本性,精神修行的目的是要回到你本来的家,佛教里面讲的回到佛性,你本来就是佛,你的幸福就在那里。自己通过修行从六道轮回里解脱成佛,一天24小时都能一直保持同样的幸福,而且还能引领六道轮回的众生脱离苦海,得到永远的幸福。

meditation-universe

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,300年前的欧美开始了工业革命,慢慢地科学在人们生活中变得尤其重要,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。很多还没深入了解和学习科学的人,开始怀疑上帝的存在、天堂的存在、信仰的存在。慢慢地大部分人把自己的信仰丢失,甚至质疑他人的宗教信仰。 于是物欲横流的社会开始失去平衡,很多人变得急躁不安,没有根本的精神依赖对象,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容易迷失的社会环境中挣扎。后来人们开始重新探讨人生意义,西方的心理学也是在当时发展起来的。在5060年代,西方社会的很多人士甚至当时的心理学家,也发现心理学只能暂时帮助治疗人们的心理疾病,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打坐、冥想、禅修、瑜伽、太极等。

现在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,很多国家的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们,也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或者抛弃传统的宗教信仰。50年前中国没有心理学家,现在有无数个心理学家,这代表着有无数的心理病人。几十年前印度、尼泊尔更没有心理学家,但是现在很多印度和加德满都的年轻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。现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亚洲社会,正在经历着西方社会以前经历过的社会现象,人们的心理状态也和当时的西方社会相似。

material-and-spiritual-paths

大家都在追求幸福, 从单纯的心理角度来看,信仰能为人心带来满足感,愉悦感,归属感。当人们都有坚定的信仰时,也根本不需要心理咨询,大部分人都有自愈能力和追求精神幸福的能力,以及满足感和归属感。值得欣慰的是,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宗教文化包括藏传佛教,南传佛教,禅宗,道教,印度教等等。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告诉每个人一定要出家修行,去喜马拉雅打坐。师兄们很多都是在家人,每天要面对家人和工作等很多方面的事情。我想说的重点是:如果我们把人生追求百分之百放在物质上的话,得不到我们所追求的幸福。如果我们能把人生追求分别放在物质和精神上各百分之五十的话,我们能得到更多的幸福,也会减少人生的很多痛苦。

chogyal-rinpoche-smile

 

[fbcomments]